九三学社安徽师范大学基层委举办科普培训讲座

时间:2021-11-17 添加者:钱程

本网讯(九三学社安师大基层委 文/杨如意,图/舒新文)科普活动是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也是最能体现九三学社界别特色的活动之一。为了增加社员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讲科普的能力和水平,九三学社安师大基层委于近日邀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建军副教授,以“因人制宜的科普教育及其实践”为题举办了线上科普培训讲座。

唐老师从科普的目标导入,系统分析了科普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青少年研学、自然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关系,他认为科普的场所无处不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科普一定要体现公益性特征,指出了科普容易出现的误区:最需要科普的恰是成年人、最应该普及的是生活科学。随后,他结合30多年的科普经历,阐明了科普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因人制宜,要熟悉受众的特征,掌握其痛点和关注点;传统的科普方式传播能力有限,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扩大受众面,把正确的科学观点和优质的科学资源向大众传播。最后,唐老师强调,讲科普要把握好“度”,即尺度、角度、深度、广度和态度;讲科普既要有热心,对所讲的问题又要真懂,要通过客观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关注社会热点,但对于一知半解的话题外行切记不要凑热闹;讲科普要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同时要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讲座结束后,唐老师还与社员们就如何拓展科普的选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唐建军,九三学社成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生态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兼科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专家组副组长,绿色浙江首席专家,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低碳导师、杭州市科普专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主持完成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攻关等科研项目,先后在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生态型种养结合原理与实践》《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生态学基础及保护和利用》《生态学实验》等专著、教材和文集11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7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自然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获得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授予“2011-2015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及“杭州市十佳最美科普人”“杭州市十佳科普志愿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