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我校“安徽省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团队圆满完成前期调研工作

时间:2019-09-02 添加者:钱程

本网讯(统战部 钱程、历社学院 宫超、赵发)“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党与国家的民族工作政策。党委统战部会同校团委和历史与社会学院,安排3位教师和20名学生组建“安徽省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团队,对我省现有的11个民族乡镇、街道和农场开展为期20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今年5月,统战部向校团委提出利用暑期开展该项实践调研活动的建议与思考后,校团委高度重视,将调研项目作为校级重点团队予以立项,历社学院积极组队并拟定具体调研活动方案,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如意担任团队指导教师,仔细审定活动方案并参加7月4日晚在历社学院召开的工作布置会。同时,通过学校向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函告拟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安排、调研方式、过程准备及拟完成的预期成果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在省民委及各相关地市统战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提前与各民族乡镇、街道和农场取得联系,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7月5日起,在带队教师赵发、许云云和钱程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分三组先后前往合肥市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淮南市八公山区李冲、潘集区古沟、谢家集区孤堆、寿县陶店、阜阳市颍上县赛涧、滁州市定远县二龙、蚌埠市五河县的临北等回族乡以及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亳州市谯陵区花戏楼街道、安庆市大观区皖河农场三益分场等11个民族乡镇、街道和农场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交流座谈、发放问卷、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少数民族迁居历史、建国以来民族乡镇的发展沿革、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乡镇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进展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内容,深入搜集档案、方志、工作规划、计划与报表等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在淮南潘集区古沟回族乡民族中学,民族学校教师详细介绍了古沟地区的民族教育遇到的困难、留守儿童问题等情况;在二龙乡团队成员走访了医疗卫生站,了解基层缺少医疗工作者及部分医疗设备老化、无法使用的实际情况;陶店回族乡的阿訇介绍了民族宗教政策在当地落实情况;李冲的回民老人李奶奶,激动地表达了她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感谢当地政府的热情帮助;肥东牌坊乡的文化馆表达了民族融合一家亲的美好祝愿;皖河农场的葡萄产业园彰显了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繁荣。队员们既从当地政府获取到相关发展数据,也从当地民众的口中耳闻目睹了实际发展情况,从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到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再到农村“三大革命”的推进,全面收集反映我省少数民族乡镇70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切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7月15日,王如意部长和历社学院刘道胜副院长前往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看望调研的师生,并与宁国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奚裕辉,云梯畲族乡乡长钟晓晋等一起参加调研座谈会,王如意等勉励参加调研的师生要深入调研学习,完成预期的调研任务并对地方政府的支持深表感谢!

7月下旬,前期的实地调研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分地区分头进行材料的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针对每一个乡镇分别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8月下旬,团队将按计划撰写《安徽省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报送校团委和省民委。同时,拟在校园内举办我省少数民族发展情况照片展,全面展现我省少数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我省民族团结发展的美好前景。